【备考精选】2020年中西医助理执业医师中药学复习精选:补虚药

2019年12月30日 来源:来学网

  熟地黄

  性能: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应用:

  1.血虚诸证。

  2.肝肾阴虚诸证。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

  白芍

  性能: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2012

  应用:

  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2.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

  3.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能养血敛阴,平抑肝阳。

  4.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阴虚盗汗。

  使用注意:阳衰虚寒之证不宜用。反藜芦。

  阿胶

  性能: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应用:

  1.血虚诸证。

  2.出血证。为止血要药。

  3.肺阴虚燥咳。

  4.热病伤阴,心烦失眠,阴虚风动,手足瘈疭。

  用法用量:内服,5~15g,入汤剂宜烊化。

  使用注意:本品黏腻,有碍消化,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何首乌

  性能:制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制用: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应用:

  1.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

  2.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等。

  龙眼肉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主治病证: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惊悸怔忡,失眠健忘。

  当归与熟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当归补血行血,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要药,治血虚血寒诸证,风湿痹痛、痈疽疮疡;润肠通便,治血虚肠燥便秘证。熟地黄功专补血滋阴,益精髓,为补益肝,肾精血要药,治肝肾精血亏虚诸证。

  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发热诸证,滋阴力不及熟地黄。熟地黄性温。补血滋阴。益精髓,治血虚证及肝肾亏虚诸证。

  补阴药

  北沙参

  性能: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应用:

  1.肺阴虚证。

  2.胃阴虚证。

  使用注意:《本草从新》谓北沙参“反藜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亦认为北沙参“不宜与藜芦同用”,应加以注意。

  南沙参

  功效: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使用注意:反藜芦。

  百合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2012 2013

  主治病证:

  1.肺阴虚证,劳嗽咯血。

  2.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

  麦冬

  性能: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应用:

  1.胃阴虚证。

  2.肺阴虚证。

  3.心阴虚证。

  天冬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主治病证:

  1.肺阴虚证。

  2.肾阴虚证。

  3.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

  石斛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主治病证:

  1.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

  2.肾阴虚证。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

  玉竹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主治病证:

  1.肺阴虚证。

  2.胃阴虚证。

  3.热伤心阴之烦热多汗、惊悸等证。

  黄精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枸杞子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主治病证:肝肾阴虚及早衰证。

  墨旱莲

  功效: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女贞子

  功效: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主治病证:肝肾阴虚证。

  用法:煎服,因主要成分墩果酸不易溶于水,故以入丸散剂为佳。本品以黄酒拌后蒸制,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并使苦寒之性减弱,避免滑肠。

  龟甲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应用:

  1.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风动。

  2.肾虚骨痿,囟门不合。

  3.阴血亏虚,惊悸,失眠,健忘。

  4.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煎服,9~24g。宜先煎。

  使用注意:孕妇及胃有寒湿者忌用。

  鳖甲

  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应用:

  1.肝肾阴虚证。

  2.癥瘕积聚。2013

  用法用量:煎服,9~24g。宜先煎。

  使用注意: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楮实子

  功效:滋肾,清肝,明目,利尿。

  北沙参与南沙参、麦冬与天冬、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二药科属不同,南沙参化痰、益气。北沙参养阴、清热生津之力优于南沙参。

  天冬甘苦大寒,清火润燥之功强于麦冬,滋肾阴而降虚火,作用部位偏下(肾)。

  麦冬甘微寒,滋阴润燥清热力弱于天冬,滋腻性较小为特长,养胃生津、清心除烦,治胃阴不足口渴、阴虚火旺之心烦不寐及心神不安等证。凡心肺胃阴伤有火之证皆用之,作用部位偏上(心肺)。

徐州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徐州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徐州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徐州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徐州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徐州来学网(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
获客广告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