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题库】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强化练习题:(6)
2018年10月19日 来源:来学网
来学网寄语:小编为各位考生搜集了【备考题库】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强化练习题,更多资料尽在来学网!预祝大家考试顺利通关!
A1选择型题(1—20题)
1.《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泛泛乎万物有余”的脉象,其相应的时间是
A.春日
B.夏日
C.长夏
D.秋日
E.冬日
2.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水痘
B.麻疹
C.风寒感冒
D.头痛
E.恶寒
3.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
A.阴消阳长
B.重阴必阳
C.阴长阳消
D.重阳必阴
E.由阳转阴
4.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
5.下列各项,不属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是
A.调畅气机
B.调畅情志
C.促进骨骼发育
D.促进脾胃的运化
E.促进血液运行
6.心为“君主之官”的理论依据是
A.心总统意志
B.心主血脉
C.心主神志
D.心主情志
E.心总统魂魄
7.下列各脏中,其生理特性以升为主的是
A.肺与脾
B.肺与肝
C.肝与肾
D.心与肾
E.肝与脾
8.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B.促进生殖功能的成熟
C.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D.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
E.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9.肝藏血与脾统血共同发挥的生理功能是
A.贮藏血液
B.化生血液
C.调节血量
D.统摄血液
E.防止出血
10.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主运化
B.主通调水道
C.主受纳
D.主腐熟水谷
E.主泌别清浊
11.“中焦如沤”比喻的是
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
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
D.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
E.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12.维持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何种作用的体现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13.在十二经脉走向中,足之三阴是
A.从脏走手
B.从头走足
C.从足走胸
D.从足走腹
E.从手走头
14.可致首如裹的邪气是
A.风
B.寒
C.暑
D.湿
E.火
15.火邪、燥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
A.耗气
B.上炎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16.症见肠鸣辘辘有声,其病机为
A.饮在胸胁
B.饮在胸膈
C.饮在肠间
D.饮溢肌肤
E.饮伏体内
17.下列各项,属瘀血内阻临床表现的是
A.面色黧黑
B.面黑干焦
C.面黑浅淡
D.眼周发黑
E.耳轮焦黑
18.《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
A.肉胝皱而唇揭
B.骨痛而发落
C.脉急而爪枯
D.脉凝泣而变色
E.皮槁而毛拔
19.“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发病类型是
A.感邪即发
B.徐发
C.继发
D.合病
E.伏而后发
20.“通因通用”适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实证
B.虚证
C.虚实错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1.B解析:略
2.C解析:略
3.A解析:《素问.脉要精微论》:“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至夏季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故从冬至到立春,是阴消阳长的过程。
4.D解析:略
5.C解析: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C是肾的生理功能。
6.C解析:心藏神,主神志,主宰和协调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同时也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因其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心主神志。
7.E解析:在五脏之中,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气主升主动。肝主升发,是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故又言肝主升生之气。脾升散水谷精微,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
8.C解析: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因而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9.E解析: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即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脾两脏中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防止出血。
10.E解析: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主运化为脾的生理功能;通调水道为肺的生理功能;主受纳为胃的生理功能;主腐熟水谷也是胃的生理功能。主泌别清浊是小肠的生理功能。
11.E解析:略
12.D解析:略
13.D解析:《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
14.D解析: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
15.C解析:六淫中,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侵入,热淫于内,一方面迫津外泄,因气随津泄而致气耗;另一方面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
16.C解析:《金贵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载“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肋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17.A解析:血瘀无论病在何处,均易见疼痛,且痛有定处,甚则局部形成肿块,触之较硬,位置比较固定,如肿块生于腹内,称为“癥积”。另外,唇舌紫暗以及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或青紫,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等,也是血液瘀滞的征象。
18.B解析:《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甘味属土,肾属水。肾藏精主骨,精血互生,肾其华在发。多食甘则伤脾,脾土壅盛,土能乘水,脾病累及于肾,则肾病,可见骨痛而发落。
19.E解析:略
20.E解析: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一般情况下,对泄泻、崩漏、尿频等症,多用止泻、固冲、缩尿等法,这些邪实本质的通泄症状出现时,则当以通治通。
|
|
徐州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徐州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