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演练】2022年传染病主治医师考试练习题(二)
2022年01月07日 来源:来学网【摘要】考前备考阶段,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年传染病主治医师考试练习题,请大家练手。更多卫生资格考试模拟题,请持续关注来学网卫生资格频道。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男性,30岁。10年前患过乙型肝炎,近1周来纳差、乏力、腹胀不适,2d来尿色加深如浓茶样。门诊检查:总胆红素56μmo/L,直接胆红素25μmol/L,ALT400U/L,收住院。入院后化验:抗:HBs(+),抗HCV(-),抗HAV-IgM(+),此病人的正确诊断是
A.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B.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C.急性黄疸型丙型肝炎
D.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主动获得乙肝抗体
E.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被动获得甲肝抗体
正确答案:D解题思路:病人有黄疸、ALT升高、血清病毒标记物(+),因此符合病毒性肝炎诊断。病人甲型肝炎IgM(+),乙型肝炎抗HBs(+),丙肝抗体(-)。因此可除外丙型肝炎。病人10年前患过乙型肝炎,但本次查抗HBs(+),此抗体可中和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因此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它的存在表明患者曾感染过HBV,而不是现在感染,它可使机体获持久或终身免疫,由于它是感染后获得,属于主动获得的免疫抗体。抗HAV-IgM,在甲型肝炎急性期病人发病1周内即可出现(+),持续数周后滴度下降,于3~6个月后转阴,因此它的存在表明是急性甲型肝炎的感染。本例应诊断为急挂黄疸型甲型肝炎,主动获得乙型肝炎抗体。
2.男性,30岁。随团去舟山旅游,餐后2h,突然发热、头痛、腹痛、腹泻,伴皮肤潮红,四肢及躯干部荨麻疹,大便7~8次,水样便,有臭味,共餐者有多人发病,食物中毒的可能致病菌是
A.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B.普通变形杆菌
C.莫根变形杆菌
D.奇异变形杆菌
E.雷极变形杆菌
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病人在餐后发病,共餐者中有多人患病,符合食物中毒的诊断。患者有两种主要表现,即消化道症状与皮肤过敏表现。此仅见于莫根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该菌在食物中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急性胃肠炎,并能使食物中组胺酸脱羧而形成组胺,引起过敏反应。
3.男性,24岁。乏力和明显食欲不振1周,4周前有甲肝病人密切接触史。下列哪项有助于甲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A.血清中查出甲型肝炎的抗体
B.血清中查出甲型肝炎抗原
C.粪便中查出甲型肝炎抗原
D.ALT升高
E.排除其他类型肝炎
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4~40d,平均为30d左右,甲型肝炎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病早期,粪便中排出病毒最多,因此粪便中查出甲肝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ALT在甲型肝炎早期亦开始升高,且较灵敏,但由于ALT广泛存在于肝、胆、心肌、肠、胰腺、肾脏、肌肉等多种组织中,各种原因肝损害及其他如胰腺炎、败血症、伤寒、出血热等数十种疾病均可引起ALT升高,因此特异性差,必须结合临床、生化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才能作出正确诊断。HAV-IgM通常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上升,比粪便中排出甲肝抗原迟,而抗HAV-IgG通常在甲型肝炎恢复期才出现阳性。它的存在表示过去曾受过HAV感染。
4.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发热期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
B.休克期的扩容原则是一早、二快、三足量
C.少尿期限制入水量,一般是前1日的出量加400~500ml
D.少尿期合并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导泻,以减少含氮物的吸收
E.多尿期应补充足量液体
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一般持续5~6d,可自行退热,如有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解热镇痛药有对抗前列腺素作用,引起肾小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进一步减少肾血流量和促进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加速病情进展。此外非甾体消炎药还可加重胃肠道症状和出血.因此应避免使用。低血压主要是由于大量血浆外渗,血容量不足所致,纠正休克主要通过补充血容量,通常使用右旋糖酐10(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平衡盐液,本期持续时间短,通常为1~3d,很快进入少尿期,在少尿阶段,外渗液体又重新回流入血管内,使循环血量增多,因此在低血压期如果补液过多,加上病人尿量少,很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容量综合征,出现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因此,休克期补液宜适量,使收缩压维持在13.3kPa(100mmHg)上下即可。少尿期出血现象常很突出,甚至可引起消化道出血。通常处理是输血或输血小板,口服去甲肾上腺素(等渗氯化钠溶液稀释)或口服或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导泻虽可促进尿素氮从肠道排出体外,减轻氮质血症,但导泻药大多刺激肠蠕动,不利于止血。应避免使用。多尿期治疗主要是补充足量液体和钾盐,纠正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5.女性,26岁。2月前患肝炎住院。近日门诊复查,血化验结果:ALT30U,HAV-IgM(-),:HAV-IgG(+),抗HBs(+),抗HBc(+),此时诊断为
A.甲型肝炎恢复期
B.乙型肝炎急性期与甲型肝炎感染后状态
C.乙型肝炎恢复期与甲型肝炎感染后状态
D.非甲非乙型肝炎
E.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混合感染
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抗HAV-IgM(+)见于急性期甲型肝炎患者,通常在发病后3~6个月内转阴,抗HAV-ISG(+)见于甲型肝炎恢复期,持久存在,具有保护性。患者抗HAV-IgM(-),抗HAV-IgG(+),表明患者2月前患的不是甲型肝炎,但患者以前确有HAV感染。抗HBs阳性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正在恢复期,抗HBc阳性,常发生在乙型肝炎恢复期或临床治愈后。鉴于患者2月前患过肝炎,目前正确诊断是乙型肝炎恢复期及甲型肝炎感染后状态。
二、A2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6.男性,40岁,农民,已诊断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巨脾3年。下列不是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临床表现的是
A.血吸虫肝硬化,肝功受损
B.巨脾
C.门脉高压
D.大量腹水
E.溃疡性结肠炎
正确答案:E
7.患者,男性,43岁,农民,广东潮阳人。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度头痛,四肢抽搐、两眼上翻、意识不清,持续约1分钟后自行缓解,当时无发热。此后反复发作3次。曾在当地按"癫痫"治疗效果不好。体格检查:体温36.9℃,神志清,颈软,心肺听诊(-),肝脾肋下未触及,在头部及躯干可扪及多个皮下结节,椭圆形,大小为0.5~1cm,质韧,无压痛,无粘连。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颅脑MRI检查发现颅内多个直径<1cm的占位病变。本病例的诊断首先考虑的是
A.脑出血
B.脑囊尾蚴病
C.结核性脑膜炎
D.脑脓肿
E.脑肿瘤
正确答案:B
8.患者,男性,32岁,广东江门人,农民。患者于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强直性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翻、意识不清,持续约3分钟后自行缓解。当时伴有轻度头痛,无发热。发作后能如常工作。此后反复发作4次。曾在当地按"癫痫"治疗,用过"苯妥英钠"治疗,效果不好。体格检查:体温36.5℃,神志清,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在腰背部及四肢皮下可扪及多个椭圆形结节,大小为0.5~1cm,无压痛,无粘连。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阴性。外周血象:白细胞5.6×109/L,中性粒细胞52%,嗜酸性粒细胞4%。颅脑CT检查发现颅内多个低密度区,直径约为0.5~0.8cm,增强扫描后见其周围有环形增强带。本病例的诊断首先考虑的是
A.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脑囊尾蚴病
D.脑肿瘤
E.原发性癫痫
正确答案:C
9.男性,24岁,农民,8月5日畏寒发热起病,剧烈头痛,全身性肌肉痛,咳嗽,查体:体温39.5℃,血压82/50mmHg,重病容,球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颈强(±),心肺(-),肝肋下1.5cm,脾未及,背区感叩击痛,腓肠肌压痛明显,克氏征(±),布氏征(-),实验室检查血象(±),WBC5.4×109/L,N0.78,血沉90mm/h,总胆红素27μmol,尿蛋白(+),脑脊液:蛋白定性(±),细胞计数4.4×106/L,单核0.52,淋巴细胞0.42,糖、氯化物正常,诊断应首先考虑
A.败血症
B.流行性感冒
C.病毒性胸膜炎
D.出血热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E
10.男性,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体检: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未及,腹下淋巴结如蚕豆大4个,血象:WBC10.5×109/L,N80%,肝功:ALT280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3~5/HP,诊断为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流行性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伤寒
E.疟疾
正确答案:C
利用碎片化时间,每天几分钟随时随地快速掌握了解考点和答题技巧!考前大作战,全套学习教案,来学快乐相伴!
徐州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徐州来学网